肾结石是晶体物质在肾脏异常聚积所致,了解其成因与治疗方法对防治疾病很关键。
一、肾结石的成因:
1. 代谢异常:钙、草酸、尿酸等物质代谢出现问题,比如甲状旁腺功能亢进会使血钙升高,增加钙盐沉积形成结石风险;高尿酸血症患者,尿酸排泄异常易形成尿酸结石。
2. 局部因素:尿路梗阻会导致尿液排出不畅,尿液中晶体物质易沉积形成结石;尿路感染时,细菌产生的物质可促使晶体沉淀,引发结石。
3. 药物相关:某些药物在肾脏排泄过程中,可能形成难溶性物质,如氨苯蝶啶、磺胺类药物等,长期使用或剂量不当,易诱发结石。
4. 饮食与生活习惯:长期饮水过少,尿液中晶体物质浓度升高,容易结晶析出;过多摄入高草酸食物如菠菜、甜菜等、高动物蛋白食物,也会增加结石形成几率。
2.肾结石的治疗:
1. 一般治疗:对于较小结石直径小于0.6厘米,且表面光滑、无尿路梗阻和感染的患者,可通过大量饮水,每日尿量保持在2000毫升以上,配合适度运动,如跳绳、跑步等,促进结石自行排出。
2. 药物治疗:根据结石成分选择药物,如尿酸结石可使用枸橼酸氢钾钠等药物碱化尿液,促进尿酸溶解;胱氨酸结石也可通过碱化尿液及使用药物降低胱氨酸浓度来治疗。
3. 体外冲击波碎石:适用于直径小于2厘米的肾结石,利用高能冲击波聚焦后击碎结石,使其随尿液排出体外。
4. 手术治疗:对于较大结石、鹿角形结石或经其他治疗方法无效的结石,可采用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输尿管软镜碎石术、开放手术等方式治疗。
治疗后要养成良好生活习惯,保证每日充足水分摄入,均衡饮食,避免高草酸、高钙、高动物蛋白食物过量摄入。定期复查泌尿系统超声等检查,监测结石复发情况,严格按医生嘱咐进行后续治疗与保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