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湿热和风湿性关节炎在病因、症状、发病机制、治疗方法、预后等方面存在不同。
1. 病因:风湿热主要是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后引起的自身免疫反应;风湿性关节炎病因尚不明确,一般认为与遗传、感染、环境等多种因素相关。
2. 症状:风湿热典型表现为发热、游走性多关节炎、心脏炎、环形红斑、皮下结节等;风湿性关节炎主要症状是关节疼痛、肿胀、僵硬,多累及大关节,如膝关节、踝关节等,且疼痛呈对称性、游走性。
3. 发病机制:风湿热是链球菌感染后,人体产生的抗体不仅作用于链球菌,还会攻击自身组织,引发免疫反应;风湿性关节炎是在多种因素作用下,机体免疫系统紊乱,攻击自身关节组织,导致炎症反应。
4. 治疗方法:风湿热治疗主要是使用抗生素清除链球菌感染,如青霉素,同时应用抗风湿药物,如阿司匹林等;风湿性关节炎治疗以缓解疼痛、控制炎症为主,常用非甾体抗炎药,病情严重时可能使用免疫抑制剂。
5. 预后:风湿热若治疗不及时,易累及心脏,导致风湿性心脏病等严重并发症;风湿性关节炎一般不会累及心脏,但病情易反复,可导致关节畸形,影响关节功能。
日常需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居住环境保持干燥、温暖,避免关节受寒受潮。同时,要严格遵医嘱按时服药,定期复查,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促进病情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