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出血的时间一般在产后24小时内最为关键,通常产后出血多发生在胎儿娩出后至产后2小时内,这一阶段是产后出血的高发时段。产后出血的数值区间一般在500毫升以上,剖宫产时超过1000毫升即诊断为产后出血。
产后24小时内尤其是最初的2小时,子宫收缩情况对出血量影响极大。胎儿娩出后,胎盘从子宫壁剥离,子宫肌纤维会强烈收缩,压迫血管断端来止血。但如果子宫收缩乏力,就无法有效压迫血管,导致出血增多。而且这一时期产妇身体较为虚弱,凝血功能也处于相对不稳定状态,一旦出现出血情况,很容易快速发展。
在产后24小时内,医护人员会密切关注产妇的生命体征、阴道出血量等情况。通过按摩子宫促进收缩,使用宫缩剂等方式预防和处理可能出现的产后出血。同时,会检查胎盘、胎膜是否完整,有无软产道裂伤等,因为这些因素都可能导致产后出血。
产妇产后要注意休息,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情绪过度波动影响子宫收缩。饮食上多摄入富含蛋白质和铁的食物,促进身体恢复。要积极配合医护人员的检查和护理,如实告知自身感受。若出现阴道大量出血、头晕、心慌等异常情况,需及时告知医生,以便尽早处理,保障自身健康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