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一般无需使用抗生素,若合并细菌感染,常用的抗生素有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大环内酯类、喹诺酮类等。
1. 青霉素类:通过抑制细菌细胞壁合成发挥杀菌作用,抗菌谱较广,对多种革兰氏阳性菌和部分革兰氏阴性菌有良好抗菌活性,如阿莫西林,可用于治疗呼吸道、泌尿生殖道等部位细菌感染,不良反应相对较少,常见有胃肠道不适、皮疹等。
2. 头孢菌素类:具有抗菌谱广、杀菌力强、过敏反应少等优点,根据抗菌活性和对β-内酰胺酶稳定性不同分为多个代别,不同代别针对细菌种类有差异,如头孢克肟对革兰氏阴性菌有较强抗菌作用,常用于呼吸道、泌尿系统感染治疗。
3. 大环内酯类:主要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抗菌谱与青霉素相似,对革兰氏阳性菌、支原体、衣原体等有抗菌活性,如阿奇霉素,服用方便,半衰期长,不良反应主要有胃肠道反应,如恶心、呕吐等。
4. 喹诺酮类:通过抑制细菌DNA旋转酶和拓扑异构酶Ⅳ发挥抗菌作用,抗菌谱广,对革兰氏阳性菌和阴性菌均有良好抗菌活性,如左氧氟沙星,可用于呼吸道、泌尿系统等感染,但18岁以下未成年人禁用,因可能影响骨骼发育。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以对症治疗和抗病毒治疗为主,是否使用抗生素以及使用哪种抗生素需由专业医生根据病情、检查结果等综合判断,不可自行随意用药,以免延误病情或引发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