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部手术后漏气常见原因有支气管残端闭合不全、肺组织创面渗气、缝线处漏气、引流管周围漏气、肺部原有基础病变等。
1. 支气管残端闭合不全:手术中支气管残端缝合不严密或愈合不良导致漏气。多在术后早期出现,表现为胸腔闭式引流管持续有大量气体引出。需再次手术重新处理支气管残端,确保闭合良好。
2. 肺组织创面渗气:手术切除肺部病变组织后,肺表面创面较大,气体从创面渗出。一般随着创面愈合,漏气会逐渐减少。可通过调整胸腔闭式引流,保持引流通畅,促进肺复张,利于创面愈合。
3. 缝线处漏气:手术缝合过程中,缝线间距过大或缝线松动,气体从缝线处漏出。若发现缝线处漏气,可适当调整缝线或重新缝合加固。
4. 引流管周围漏气:引流管与胸壁切口贴合不紧密,气体从引流管周围进入胸腔。需重新调整引流管位置,确保其与胸壁切口紧密贴合,必要时更换引流管。
5. 肺部原有基础病变:如肺气肿等,肺组织弹性差,术后容易出现漏气。可加强呼吸功能锻炼,促进肺功能恢复,必要时给予药物改善肺功能。
肺部手术后出现漏气情况,患者要积极配合医生治疗,严格按照医生要求进行护理和康复训练。日常注意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和用力咳嗽,保持呼吸道通畅,定期复查,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