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伤颅内出血的危险期一般在3 - 14天。
外伤导致颅内出血后,之所以存在这样一个危险期,是因为受伤后的一段时间内,身体会出现一系列复杂变化。受伤初期,出血部位可能并未完全止血,随时有继续出血的风险,而且随着血液在颅内积聚,会导致颅内压力不断升高。同时,身体的应激反应也会引发各种生理紊乱,这些情况在受伤后的数天内都处于不稳定状态,容易引发严重后果。
在这3 - 14天里,前3天是较为关键的时段。此时出血情况不稳定,再出血的可能性较大,一旦发生再出血,颅内压会急剧升高,严重压迫脑组织,可能迅速导致患者昏迷、脑疝等危及生命的状况。3天后,虽然再出血风险有所降低,但脑水肿会逐渐加重,一般在7 - 10天达到高峰,这同样会使颅内压升高,影响脑部正常功能。到14天左右,多数患者的病情会相对稳定,出血基本停止,脑水肿也开始逐渐消退。
在此期间,患者要绝对卧床休息,避免情绪激动和剧烈活动,防止血压波动引发再出血。家属要密切关注患者的症状变化,如意识、瞳孔、肢体活动等,一旦出现异常及时告知医生。患者需严格按照医生的嘱咐进行治疗,按时服药、接受检查,积极配合康复训练,争取早日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