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筋膜室综合征的表现有疼痛、麻木、肿胀、肌肉无力、皮肤变化等。
1.疼痛:是最突出的症状,早期表现为持续性、进行性加剧的疼痛,对肌肉的被动牵拉可引发剧痛,这是由于骨筋膜室内压力增高,刺激神经末梢所致。随着病情进展,疼痛会愈发难以忍受。
2.麻木:神经因受压出现功能障碍,导致肢体感觉异常,可表现为麻木、刺痛、感觉减退等,这是神经传导受到影响的结果。
3.肿胀:骨筋膜室内组织渗出增加、静脉回流受阻,使得室内压力进一步升高,进而引起肢体明显肿胀,皮肤表面可出现发亮、紧绷等表现。
4.肌肉无力:肌肉长时间缺血,会导致收缩功能障碍,出现肌肉无力现象,影响肢体正常的运动功能,严重时可出现肌肉挛缩。
5.皮肤变化:早期皮肤温度可稍增高,随着缺血加重,皮肤颜色会逐渐苍白,晚期可出现发绀、水疱等,提示组织缺血已较为严重。
在日常生活中,若肢体受伤,应密切观察上述症状。一旦怀疑有骨筋膜室综合征,需及时就医。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诊断和治疗,患者要严格遵循医嘱,积极配合治疗,避免延误病情导致严重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