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岁宝宝睡觉鼻塞可能是鼻腔分泌物堵塞、鼻黏膜肿胀、腺样体肥大、上呼吸道感染、过敏等因素,需要针对病因治疗,可采取的方法有清理鼻腔、缓解鼻黏膜肿胀、治疗腺样体问题、治疗感染、规避过敏原等。
1. 鼻腔分泌物堵塞:宝宝鼻腔相对狭窄,鼻黏膜血管丰富,分泌物易积聚导致鼻塞。可使用生理盐水滴鼻,软化分泌物后,用婴儿专用吸鼻器轻轻吸出;也可在宝宝睡前,用温热毛巾敷鼻根部,促进血液循环,减轻鼻塞。
2. 鼻黏膜肿胀:室内空气干燥、温度变化大等易引起鼻黏膜肿胀。可使用加湿器,保持室内湿度在 40%-60%;让宝宝适当多喝温水,缓解鼻黏膜干燥。遵医嘱用药,如生理性海水鼻腔喷雾剂,清洗鼻腔;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减轻鼻黏膜充血;鼻渊通窍颗粒,改善鼻塞症状。
3. 腺样体肥大:腺样体在宝宝 6 个月左右开始发育,若因炎症反复刺激可发生肥大,堵塞后鼻孔引起鼻塞。症状较轻时,可通过侧卧缓解;若肥大严重影响呼吸,可能需手术治疗。
4. 上呼吸道感染:病毒或细菌感染引发炎症,导致鼻黏膜充血、水肿。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睡眠;多喝温水,促进新陈代谢。遵医嘱用药,如小儿豉翘清热颗粒,清热解毒;阿莫西林颗粒,抗菌消炎;利巴韦林颗粒,抗病毒。
5. 过敏:接触花粉、尘螨等过敏原,鼻黏膜出现过敏反应。需及时清理宝宝鼻腔,去除过敏原;保持室内清洁,定期更换床单被罩。遵医嘱用药,如氯雷他定糖浆,抗过敏;孟鲁司特钠咀嚼片,减轻气道炎症;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缓解鼻黏膜过敏症状。
日常要注意保持室内空气清新、温度湿度适宜,根据天气变化及时给宝宝增减衣物,减少接触过敏原和致病源。若宝宝鼻塞持续不缓解或伴有发热、咳嗽等其他症状,应及时就医,遵医嘱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