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眩晕可能是耳石症、梅尼埃病、颈椎病、脑供血不足、前庭神经炎等因素,需要针对病因治疗,可采取的方法有复位治疗、药物治疗、物理治疗等。
1. 耳石症:耳石症是较为常见的眩晕原因,由于耳石脱落后双侧前庭信息或毛细胞放电不均衡,前庭中枢无法处理不均衡的运动信息而产生眩晕。患者会突然发作强烈眩晕,持续不超1分钟,与头位变动有关。治疗主要是通过手法复位,如Epley法、Semont法等,让耳石归位,多数患者经复位后可缓解症状,少数复位效果不佳者可考虑手术治疗。
2. 梅尼埃病: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内淋巴产生和吸收失衡有关。典型症状有发作性眩晕、波动性听力下降、耳鸣及耳胀满感。眩晕多为旋转性,持续20分钟至数小时。遵医嘱用药如地西泮片、苯海拉明片、氟桂利嗪胶囊,可缓解眩晕症状,还可采用低盐饮食、利尿剂等控制病情,病情严重者可考虑手术。
3. 颈椎病:颈椎长期劳损、骨质增生等导致椎动脉受压,引起脑供血不足而眩晕。常伴有颈部疼痛、僵硬,上肢麻木等症状。可通过牵引、按摩、理疗等物理方法改善症状,遵医嘱服用颈复康颗粒、布洛芬片、甲钴胺胶囊,严重时可能需手术解除压迫。
4. 脑供血不足:动脉硬化、血管狭窄等可造成脑供血不足引发眩晕。患者可能有头晕、头痛、记忆力减退等表现。改善生活方式,控制高血压、高血脂等危险因素,遵医嘱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阿托伐他汀钙片、血塞通软胶囊,必要时进行血管介入治疗。
5. 前庭神经炎:病毒感染等因素导致前庭神经受损,引发眩晕。起病急,眩晕严重,可持续数天,伴有恶心、呕吐等。急性期需卧床休息,遵医嘱使用泼尼松片、地塞米松注射液、甲钴胺分散片营养神经、减轻炎症,配合康复训练促进恢复。
日常要注意休息,避免劳累和剧烈头部运动,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心态。出现眩晕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加重时,应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在医生指导下规范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