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发烧可通过物理降温、使用退烧药、补充水分、保证休息、就医治疗等方法处理。
1. 物理降温: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引发发烧时,物理降温是常用方法。通过用湿毛巾敷额头、擦拭腋窝、腹股沟等大血管丰富部位,能利用水分蒸发带走体表热量,从而降低体温,缓解发烧带来的不适,帮助身体散热,减轻因发热导致的代谢加快等不良影响,对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发烧症状起到一定的缓解作用。具体操作是准备一条干净的湿毛巾,温度以不烫手为宜,轻轻敷在额头,每 15 - 20 分钟更换一次;也可用温水浸湿毛巾,轻轻擦拭腋窝、腹股沟等部位,每次擦拭时间约 10 - 15 分钟。
2. 使用退烧药:当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发烧体温较高时,遵医嘱使用退烧药能有效降低体温。退烧药通过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使散热增加、产热减少,从而达到降温目的。比如对乙酰氨基酚片,能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起到解热镇痛作用;布洛芬胶囊,通过抑制环氧化酶的活性,减少前列腺素合成,进而减轻炎症反应和发热症状;阿司匹林肠溶片,同样能抑制前列腺素合成,发挥解热、镇痛、抗炎作用,帮助缓解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引起的发烧。使用时需严格按照医嘱,根据年龄和病情确定剂量。
3. 补充水分: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发烧时身体水分散失增加,补充水分十分关键。充足的水分能促进新陈代谢,帮助身体散热,维持身体正常生理功能。发烧时呼吸加快、皮肤出汗等都会导致水分丢失,若不及时补充,可能引起脱水,加重病情。可多喝温开水,也可适量饮用淡盐水或果汁,以补充水分和电解质,促进身体恢复,缓解因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发烧带来的不适。每天保证 1500 - 2000 毫升的水分摄入,少量多次饮用。
4. 保证休息: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发烧时身体较为虚弱,保证充足休息有利于身体恢复。休息能让身体各器官得到放松,减少能量消耗,使身体将更多能量用于对抗病毒、细菌等病原体,增强免疫力,有助于缓解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减轻发烧程度。应尽量创造安静、舒适的休息环境,保证每天有 7 - 8 小时的睡眠时间,避免剧烈运动和过度劳累,让身体在休息中逐渐恢复健康。
5. 就医治疗: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发烧持续不退或症状加重,需及时就医。医生会根据具体病情进行详细检查,如血常规、C 反应蛋白等,以明确病因,判断是病毒感染还是细菌感染等,然后针对性地进行治疗。对于病毒感染,可能给予抗病毒药物;细菌感染则使用抗生素。通过专业的诊断和治疗,能有效控制病情,缓解发烧症状,避免病情进一步恶化,促进身体康复。
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根据天气变化及时增减衣物,避免着凉,加强锻炼,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患病期间严格遵医嘱用药和治疗,若症状有变化或出现新症状,应及时复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