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种乙脑减毒活疫苗后发烧可能是疫苗接种反应、感染、过敏、自身免疫反应、环境因素等因素,需要针对病因治疗,可采取的方法有物理降温、药物治疗、远离过敏原等。
1. 疫苗接种反应:接种乙脑减毒活疫苗后,身体免疫系统会对疫苗中的成分产生免疫应答,这一过程可能导致体温调节中枢紊乱,引起发烧。这是较为常见的情况,一般体温多在 38.5℃以下,且在接种疫苗后的 24 小时内出现。通常采取物理降温即可,如用湿毛巾给孩子敷额头、擦拭腋窝、腹股沟等大动脉处。若体温超过 38.5℃,遵医嘱服用布洛芬混悬液、对乙酰氨基酚颗粒、小儿柴桂退热颗粒等药物降温。
2. 感染:接种疫苗后身体抵抗力暂时下降,若此时接触到细菌、病毒等病原体,容易引发感染导致发烧。比如上呼吸道感染,可能伴有咳嗽、流涕等症状。若为细菌感染,遵医嘱使用阿莫西林颗粒、头孢克肟分散片、阿奇霉素干混悬剂等药物治疗;若为病毒感染,可遵医嘱服用利巴韦林颗粒、抗病毒口服液、磷酸奥司他韦颗粒等。
3. 过敏:少数人可能对乙脑减毒活疫苗中的某些成分过敏,过敏反应可能伴随发烧症状,还可能出现皮疹、瘙痒等。首先要远离过敏原,症状较轻者可遵医嘱外用炉甘石洗剂止痒,口服氯雷他定糖浆、盐酸西替利嗪滴剂、马来酸氯苯那敏片等抗过敏药物;症状严重者需及时就医。
4. 自身免疫反应:个体自身免疫系统较为敏感,接种疫苗后可能激发过度的免疫反应,进而引起发烧。这种情况相对少见,可能持续时间较长。一般先进行对症处理,如物理降温,若体温过高,可遵医嘱使用上述退烧药物,同时密切观察症状变化,必要时就医进一步检查。
5. 环境因素:接种疫苗后如果所处环境温度过高、穿着衣物过多等,也可能导致体温升高。此时要调整环境温度,保持室内通风良好,适当减少衣物,帮助散热,一般体温可逐渐恢复正常。
接种乙脑减毒活疫苗后要密切关注孩子的身体状况,让孩子多休息、多喝水。若发烧持续时间较长、体温过高或伴有其他严重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诊断和治疗,不要自行盲目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