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偏瘫症状包括运动障碍、姿势异常、肌张力改变、反射异常、语言及认知障碍等。
1. 运动障碍:一侧肢体运动能力明显受限,上肢可能表现为不能正常抓握、上举,精细动作如捏取物品困难;下肢则出现行走姿势异常,如踮脚尖、画圈步态等,严重时无法独立行走。
2. 姿势异常:患儿在静止或活动时,身体两侧姿势不对称,患侧肢体常处于异常的屈曲或伸展状态,头部也可能偏向一侧,影响整体的平衡和正常姿态。
3. 肌张力改变:患侧肢体肌张力可增高,触摸时感觉肌肉僵硬,关节活动时有明显阻力;部分患儿也可能出现肌张力降低,肢体松软无力。
4. 反射异常:原始反射如握持反射、拥抱反射等在患侧可能持续存在或消失延迟,同时,病理反射如巴宾斯基征可能呈阳性。
5. 语言及认知障碍:部分小儿偏瘫患者会伴有语言发育迟缓、表达困难、理解能力下降等语言问题,还可能出现认知功能受损,影响学习和生活。
日常生活中,要注重对患儿的康复训练,包括运动功能、语言能力等方面的训练,同时给予足够的关爱和支持。定期带患儿到医院复查,严格按照医生的指导进行治疗和护理,以促进患儿尽可能恢复正常功能,提高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