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患者锻炼需注意运动强度、运动时间、运动环境、运动前准备、运动后恢复等。
1. 运动强度:应选择适合自己身体状况的强度,避免过度剧烈运动。可通过心率来衡量,一般运动时心率保持在220 - 年龄×60% - 80%较为适宜。比如一位 60 岁患者,运动时心率应控制在 96 - 128 次/分钟。避免突然进行高强度运动,以防心脏负荷过重引发危险。
2. 运动时间:选择合适的时段,避免在清晨时段运动,因为清晨人体血液黏稠度较高,且血压容易波动,此时运动增加心脏发病风险。可选择在下午或傍晚进行锻炼,每次运动持续 30 分钟左右为宜,循序渐进增加时长。
3. 运动环境:尽量选择空气清新、安静、平坦的环境。避免在寒冷、炎热、潮湿或空气污染严重的地方运动。寒冷刺激会使血管收缩,增加心脏负担;炎热潮湿环境易导致脱水,影响心脏功能。
4. 运动前准备:运动前要进行充分热身,如慢走、活动关节等,时间约 5 - 10 分钟,让身体逐渐适应运动状态,降低运动损伤风险。同时,运动前不宜吃得过饱,避免加重肠胃和心脏负担。
5. 运动后恢复:运动结束后不要立刻停下休息,应进行 5 - 10 分钟的放松活动,如慢走、深呼吸等,使身体平稳过渡到安静状态。运动后要及时补充水分,但不要大量饮水,以防加重心脏负担。
冠心病患者锻炼要多方面注意,日常还需保持良好生活习惯,如规律作息、合理饮食等。并且要定期复查,严格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锻炼和治疗,一旦在运动过程中出现不适,应立即停止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