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衰竭治疗时需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合理氧疗、控制感染、维持酸碱平衡、监测病情等。
1. 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可通过吸痰等方式,防止痰液堵塞气道影响通气。鼓励患者咳嗽、咳痰,必要时进行体位引流,促进痰液排出。还可使用支气管扩张剂等药物,舒张气道平滑肌,减轻气道痉挛,改善通气功能。
2. 合理氧疗:根据呼吸衰竭的类型选择合适的吸氧方式和氧浓度。对于Ⅰ型呼吸衰竭,可给予较高浓度吸氧;Ⅱ型呼吸衰竭则需低浓度、低流量持续吸氧,避免高浓度吸氧导致二氧化碳潴留加重。同时要密切监测血氧饱和度等指标,调整氧疗方案。
3. 控制感染:积极查找感染源,合理选用抗生素。根据病原菌及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敏感抗生素,足量、足疗程应用,以有效控制肺部感染,减少炎症对呼吸功能的进一步损害。
4. 维持酸碱平衡:呼吸衰竭常伴有酸碱失衡,需密切监测血气分析结果。根据失衡类型,通过药物等手段进行纠正,维持体内酸碱平衡,保证机体正常代谢和生理功能。
5. 监测病情: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意识状态、呼吸频率、节律等变化。定期复查血气分析、胸部影像学等检查,及时了解病情进展和治疗效果,以便调整治疗方案。
呼吸衰竭治疗过程复杂且关键,患者及家属要积极配合医生。日常要注意休息,避免劳累,注意保暖,预防感冒。严格按照医嘱用药、吸氧等,若出现不适症状应及时告知医生,以便及时处理,促进病情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