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患者灌肠时需注意溶液量、压力、温度、肛管插入深度、溶液保留时间等。
1. 溶液量:伤寒患者灌肠时,溶液量不得超过500ml。因为过多的溶液会使肠道内压力升高,可能导致肠穿孔等严重并发症,伤寒患者肠道处于较为脆弱的状态,对压力变化耐受性差,严格控制溶液量可降低风险。
2. 压力:灌肠时液面距肛门的距离应不超过30cm。较低的压力能避免溶液快速大量进入肠道,防止因压力过高刺激肠道,减少肠道损伤及肠穿孔等不良情况发生。
3. 温度:灌肠溶液的温度一般以39 - 41℃为宜。适宜的温度可减少对肠道的刺激,让患者感觉舒适,若温度过高可能烫伤肠道黏膜,过低则会引起肠道痉挛。
4. 肛管插入深度:肛管插入深度一般为7 - 10cm。合适的插入深度既能保证溶液顺利进入肠道,又可避免因插入过深损伤肠道黏膜,引发不必要的出血或感染。
5. 溶液保留时间:尽量让溶液在肠道内保留30分钟以上,以利于药物或溶液发挥作用,促进肠道清洁或达到治疗目的。
伤寒患者灌肠操作需严格遵循上述注意事项,同时在日常生活中要多休息、注意饮食卫生,避免食用生冷食物。积极配合医生治疗,按时服药,定期复查,以便及时了解病情变化,确保身体早日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