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疸婴儿母乳喂养需注意观察黄疸变化、调整喂养方式、判断母乳性黄疸、关注婴儿状态、咨询医生建议等。
1. 观察黄疸变化:密切留意婴儿皮肤黄疸的程度、范围,巩膜是否发黄等,可通过经皮测胆红素仪或定期抽血检测胆红素水平,了解黄疸的发展情况,若黄疸加重或长时间不消退要及时就医。
2. 调整喂养方式:保证足够的奶量摄入,按需喂养,一般2-3小时喂一次,促进婴儿多吃多排,利于胆红素的排出,降低黄疸水平。若婴儿吸吮能力弱,可适当增加喂奶次数。
3. 判断母乳性黄疸:若黄疸在出生后3-8天出现且持续不退,其他情况良好,可能是母乳性黄疸。可暂停母乳喂养3天,改喂配方奶,若黄疸明显减轻,再恢复母乳喂养,黄疸可能会稍有反复但一般不会超过之前水平。
4. 关注婴儿状态:注意婴儿的精神状态、食欲、睡眠、体温等,若出现精神萎靡、食欲不振、嗜睡、发热等异常,可能黄疸情况严重或合并其他疾病,需立即就医。
5. 咨询医生建议,包括定期带婴儿进行体检,向医生反馈黄疸情况和喂养情况,听从医生的专业指导,必要时配合进行相应的治疗。日常要做好婴儿护理,保持皮肤清洁,注意室内光线适宜,让婴儿多接触自然光线。若对黄疸情况有任何疑虑,一定要及时咨询医生,不可自行盲目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