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肝疫苗的注意事项涵盖接种前身体状况、接种时间、接种后反应、特殊人群以及保存运输等。
1. 接种前身体状况:接种甲肝疫苗前,要确保身体处于健康状态。若有发热、感冒、咳嗽等急性疾病症状,应推迟接种,待病情痊愈后再进行。因为此时身体免疫系统正应对疾病,接种疫苗可能影响免疫效果,还可能加重不良反应。有慢性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等,病情不稳定时也不宜接种,需经医生评估同意。
2. 接种时间:严格按照疫苗接种程序进行接种。儿童一般在18月龄时接种第一剂甲肝疫苗,间隔6 - 12个月后接种第二剂加强针。成人如有需求,也应选择合适时间接种,避免在身体过度疲劳、压力大时接种,可选择身体状态良好的时间段。
3. 接种后反应:接种后需在接种点留观30分钟,以便及时发现急性过敏等严重不良反应。回家后要多休息,保持接种部位清洁干燥,避免沾水引发感染。部分人接种后可能出现轻微发热、接种部位红肿疼痛等症状,一般1 - 2天可自行缓解,若症状严重或持续不缓解,需及时就医。
4. 特殊人群:孕妇、哺乳期女性接种甲肝疫苗需谨慎,应咨询医生意见。孕妇处于特殊生理时期,疫苗对胎儿的影响尚不明确;哺乳期女性接种后,要密切观察自身及宝宝情况。免疫功能低下者,如患有艾滋病、正在接受化疗等,接种前也需医生评估,因其免疫系统较弱,接种后可能无法产生有效免疫应答。
5. 保存运输:甲肝疫苗的保存运输有严格要求,需在2 - 8℃的冷链环境下保存和运输,以保证疫苗的活性和质量。若疫苗保存运输不当,可能导致疫苗失效,接种后无法起到预防甲肝的作用。
日常生活中,接种甲肝疫苗后要注意休息,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均衡饮食,适当运动,增强身体免疫力。同时,要按照医生建议进行后续的健康监测,若有任何不适及时就医咨询,确保接种安全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