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发烧可通过物理降温、服用退烧药、补充水分、保证营养摄入、就医治疗等方法应对。
1. 物理降温:对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引发的发烧,物理降温是常用且有效的方法。当人体感染病毒后,免疫系统启动,体温调节中枢紊乱导致发烧。物理降温能通过传导、蒸发等方式带走体表热量,降低体温。可采用湿毛巾敷额头,每 15 - 20 分钟更换一次;也可用温水擦拭颈部、腋窝、腹股沟等大动脉处,水分蒸发会带走热量,帮助身体散热,缓解发烧症状。
2. 服用退烧药:遵医嘱用药布洛芬颗粒、对乙酰氨基酚片、阿司匹林肠溶胶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后,病毒及其毒素刺激机体产生炎症反应,释放致热物质,使体温升高。这些退烧药能抑制体内前列腺素的合成,而前列腺素是引起发热的重要介质,抑制其合成可有效降低体温,减轻发热带来的不适,帮助身体恢复正常体温状态。
3. 补充水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发烧时,身体代谢加快,水分流失增多。补充水分能维持身体正常代谢,防止脱水。多喝水可促进血液循环,使体内的热量通过汗液和尿液排出体外,有助于降低体温。可选择喝温开水、温盐水或适量的果汁,保证每天摄入足够水分,促进身体新陈代谢,利于病情恢复。
4. 保证营养摄入: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发烧时,身体消耗能量增加,保证营养摄入能为身体提供足够能量对抗病毒。充足的营养可增强免疫力,帮助免疫系统更好地应对病毒感染。应摄入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如鸡蛋、牛奶、新鲜蔬菜、水果等,维持身体正常生理功能,助力身体恢复健康。
5. 就医治疗: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发烧持续不退或症状严重,需及时就医。医生会根据具体病情进行详细检查和诊断,给予针对性治疗。因为病毒感染可能引发多种并发症,严重影响身体健康,专业的医疗干预能有效控制病情发展,避免病情恶化,保障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发烧时,除采取上述方法外,还应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保证充足睡眠,让身体有足够时间恢复。同时要保持室内空气流通,营造良好的康复环境。严格按照医生嘱咐进行治疗和护理,争取早日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