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喉疫苗接种不良反应包括局部红肿疼痛、发热、皮疹、恶心呕吐、过敏性休克等。
1. 局部红肿疼痛:接种后,部分人在注射部位会出现红肿、疼痛现象。一般程度较轻,可在接种后的1 - 2天内自行缓解。在此期间,避免搔抓、摩擦接种部位,保持局部清洁干燥,防止感染。
2. 发热:发热是较为常见的不良反应之一,多为低热,体温一般不超过38.5℃。通常在接种后的1 - 2天内出现,持续1 - 2天可自行消退。可让接种者适当休息、多饮水,采用物理降温的方法,如用湿毛巾敷额头等。若体温超过38.5℃,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退烧药。
3. 皮疹:少数人接种后可能出现皮疹,表现为皮肤表面出现红斑、丘疹等。一般症状较轻,可在数天内自行消退。避免接触刺激性物质,穿着宽松、柔软的衣物,防止对皮疹部位造成摩擦。若皮疹严重或持续不缓解,需及时就医。
4. 恶心呕吐:个别接种者可能出现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反应。症状较轻时,可适当调整饮食,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少量多次进食。若症状严重,影响到正常生活,应及时前往医院进行相应的治疗。
5. 过敏性休克:这是极为罕见但严重的不良反应,通常在接种后短时间内发生。一旦出现面色苍白、呼吸困难、脉搏细速等过敏性休克症状,需立即让患者平卧,头低脚高,保持呼吸道通畅,并迅速送往医院进行抢救。
接种白喉疫苗后,需密切关注身体状况。若出现不良反应,症状较轻可先自行观察处理,若症状严重或持续不缓解,应及时就医,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