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的治疗方法主要有抗生素治疗、支持治疗、降低颅内压、控制惊厥、手术治疗等。
1. 抗生素治疗: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是由细菌感染引起,抗生素能针对性地杀灭细菌,控制感染。常用药物如注射用头孢曲松钠,他能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阻碍细菌繁殖;注射用青霉素钠,通过干扰细菌细胞壁的合成发挥杀菌作用;注射用美罗培南,对多种革兰氏阳性菌和阴性菌有强大的抗菌活性。使用这些药物必须严格遵医嘱用药,根据患儿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抗生素及剂量,以有效控制感染,防止病情恶化。
2. 支持治疗:新生儿身体机能较弱,化脓性脑膜炎会消耗大量能量。支持治疗通过维持水电解质平衡、提供足够的营养等,保证患儿身体有足够的能量和营养物质来对抗疾病。比如通过静脉输注葡萄糖溶液,为患儿提供能量;输注氨基酸注射液,补充蛋白质;输注脂肪乳注射液,提供脂肪营养。维持良好的营养状态有助于增强患儿免疫力,促进身体恢复。
3. 降低颅内压:化脓性脑膜炎会导致颅内炎症,引起颅内压升高,过高的颅内压会压迫脑组织,影响脑功能。使用甘露醇注射液,他能迅速提高血浆渗透压,使组织间液水分向血浆转移,从而减轻脑水肿,降低颅内压;呋塞米注射液,通过利尿作用减少血容量,进而降低颅内压;甘油果糖注射液,能通过高渗脱水作用降低颅内压。合理使用这些药物可有效缓解颅内高压症状,保护脑组织。
4. 控制惊厥: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可能引发惊厥,惊厥频繁发作会对大脑造成进一步损伤。苯巴比妥钠注射液,能抑制中枢神经系统,起到镇静、抗惊厥作用;地西泮注射液,可增强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作用,快速控制惊厥发作;水合氯醛溶液,通过口服或灌肠给药,能起到镇静、催眠、抗惊厥效果。及时控制惊厥可避免大脑因惊厥受损,减少后遗症的发生。
5. 手术治疗:当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引发硬膜下积液、脑脓肿等并发症,且保守治疗效果不佳时,需考虑手术治疗。通过手术引流硬膜下积液,清除脑脓肿等病变组织,去除病因,防止病情进一步恶化。手术方式需根据具体病情和患儿身体状况选择合适的方案,术后还需配合药物治疗和护理,促进患儿康复。
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治疗后,日常要注意观察患儿的精神状态、体温、吃奶情况等。保持室内环境安静、舒适,温度和湿度适宜。按照医生的嘱咐定期带患儿复查,了解身体恢复情况。若发现患儿有异常表现,如哭闹不止、发热等,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