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感染禽流感主要通过接触感染的禽类、吸入病毒污染的空气、接触病毒污染的环境、食用未煮熟的感染禽肉、母婴传播等。
1. 接触感染的禽类:直接接触感染禽流感病毒的家禽、野鸟等,如在活禽市场接触到患病禽类的分泌物、排泄物等,病毒可通过破损皮肤、黏膜等途径进入人体引发感染。
2. 吸入病毒污染的空气:在禽类密集且通风不良的场所,如养殖场、屠宰场等,含有禽流感病毒的气溶胶可通过呼吸道进入人体,从而导致感染。
3. 接触病毒污染的环境:禽流感病毒可在禽类生活的环境中存活一段时间,若接触被病毒污染的水、饲料、禽舍用具等,再触摸口鼻,病毒就有机会侵入人体。
4. 食用未煮熟的感染禽肉:食用了感染禽流感病毒且未彻底煮熟的禽肉、蛋类等食物,病毒未被完全杀灭,进入人体后可引发感染。
5. 母婴传播:虽然极为罕见,但理论上存在母亲感染禽流感病毒后通过胎盘将病毒传给胎儿的可能。
日常生活中,要尽量避免前往活禽交易市场,接触禽类后及时洗手。购买经过检验检疫的禽肉产品,并确保煮熟煮透。若出现发热、咳嗽等类似流感症状,应及时就医并告知医生相关接触史,严格遵医嘱进行检查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