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质性肺病诊断需注意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肺功能检查、实验室检查等。
1. 病史采集:详细询问患者职业接触史、生活环境、用药史、家族病史等情况。职业接触史如长期接触粉尘、化学物质等;生活环境是否潮湿、有霉菌等;用药史中某些药物可能引发间质性肺病;家族病史排查遗传因素导致的疾病。
2. 体格检查:重点检查呼吸频率、节律,有无发绀,听诊肺部有无啰音等。呼吸频率加快、节律异常可能提示肺部功能受损;发绀表明机体缺氧;肺部的爆裂音等啰音特点对疾病诊断有重要提示。
3. 影像学检查:常用胸部X线、CT等。胸部X线可初步观察肺部大致形态、有无渗出等;CT尤其是高分辨率CT能更清晰显示肺部细微结构,对于早期病变、病变分布等有重要诊断价值。
4. 肺功能检查:测定肺活量、肺总量、残气量等指标,评估肺通气和换气功能。通气功能障碍、弥散功能降低等结果有助于判断间质性肺病的类型和严重程度。
5. 实验室检查:包括血常规、C反应蛋白、自身抗体等。血常规可了解有无感染;C反应蛋白判断炎症情况;自身抗体检测有助于排查自身免疫性疾病相关的间质性肺病。
诊断间质性肺病后,患者日常要注意休息,避免劳累,防止呼吸道感染,注意保暖。居住环境保持空气清新、温度湿度适宜。严格按照医生嘱咐定期复查,按时用药,不可自行增减药量或停药,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更好地控制病情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