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临床分型有轻型、普通型、重型、危重型、无症状感染者等。
1. 轻型:临床症状轻微,影像学未见肺炎表现。通常仅有一些如发热、咳嗽、咽痛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身体整体状况相对较好,对日常生活影响较小。
2. 普通型:具有发热、呼吸道等症状,影像学可见肺炎表现。肺部出现炎症改变,症状较轻型更为明显,可能伴有呼吸急促等表现,需要一定的医疗干预和休息恢复。
3. 重型:符合下列任何一条即为重型。呼吸窘迫,RR≥30次/分;静息状态下,吸空气时指氧饱和度≤93%;动脉血氧分压PaO₂/吸氧浓度FiO₂≤300mmHg ;临床症状进行性加重,肺部影像学显示24-48小时内病灶明显进展>50% 。这类患者病情较为严重,多需要入住重症监护病房治疗。
4. 危重型:符合以下情况之一者为危重型。出现呼吸衰竭,且需要机械通气;出现休克;合并其他器官功能衰竭需ICU监护治疗。病情极其凶险,死亡率相对较高。
5. 无症状感染者:呼吸道等标本新型冠状病毒病原学或血清特异性IgM抗体检测阳性,但无相关临床表现,如发热、干咳、乏力等可自我感知或可临床识别的症状与体征。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临床分型多样,不同分型治疗和预后不同。日常要做好防护,如科学佩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注意个人卫生等,降低感染风险。若感染,应及时就医,严格遵医嘱治疗,以便早日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