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梗阻的四大表现为腹痛、呕吐、腹胀、停止排气排便等。
1. 腹痛:肠梗阻引发的腹痛多为阵发性绞痛,疼痛发作时较为剧烈,这是由于梗阻部位上方的肠管强烈蠕动试图克服梗阻所导致。疼痛通常呈间歇性发作,发作期间患者会感到腹部明显的绞痛感,间歇期疼痛可有所缓解,但不完全消失。
2. 呕吐:呕吐在肠梗阻早期即可出现,呕吐物最初为胃内容物,随着梗阻时间延长和部位不同,呕吐物的性质会发生变化。高位肠梗阻时呕吐频繁,呕吐物多为胆汁;低位肠梗阻呕吐出现较晚,呕吐物可呈粪样。
3. 腹胀:腹胀程度与梗阻部位有关,高位肠梗阻腹胀不明显,而低位肠梗阻及麻痹性肠梗阻腹胀显著。因为肠内容物无法正常通过,积聚在肠腔内,导致肠管扩张,进而引起腹部膨胀。
4. 停止排气排便:正常情况下肠道会有气体排出,梗阻发生后,肠道内容物无法正常运行,气体和粪便都无法排出体外,所以表现为停止排气排便。但在某些绞窄性肠梗阻早期,可能仍有少量排气排便,需加以鉴别。
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避免暴饮暴食,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促进肠道蠕动。若出现上述疑似肠梗阻的症状,应及时就医,明确诊断并接受规范治疗,严格遵循医生的治疗方案,切不可自行用药或延误病情,以免造成严重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