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件炎与盆腔炎在发病部位、症状表现、病因、诊断方式、治疗方法等方面存在不同。
1. 发病部位:附件炎主要指输卵管和卵巢发生的炎症;盆腔炎是女性上生殖道及其周围组织,包括子宫、卵巢、输卵管、盆腔腹膜等部位出现的炎症。
2. 症状表现:附件炎通常有下腹部一侧或双侧疼痛,伴有白带增多、月经失调等;盆腔炎症状更广泛,除下腹部疼痛外,可能出现高热、寒战、乏力,严重时有恶心、呕吐、腹胀、腹泻等消化系统症状。
3. 病因:附件炎多由病原体上行感染,如阴道炎、宫颈炎未及时治疗蔓延所致;盆腔炎病因更复杂,除上行感染,还可能因产后或流产后感染、宫腔内手术操作后感染、经期卫生不良等引发。
4. 诊断方式:附件炎诊断主要依据症状、妇科检查时附件区压痛,结合超声检查看附件区有无增厚、包块等;盆腔炎诊断除症状和妇科检查,还需结合血常规、C反应蛋白、分泌物培养等检查,必要时进行腹腔镜检查。
5. 治疗方法:附件炎治疗以抗生素为主,根据病情口服或静脉给药,必要时手术;盆腔炎治疗同样以抗生素治疗为主,遵循足量、足疗程原则,有盆腔脓肿形成时多需手术引流。
日常要注意个人卫生,尤其是经期和性生活卫生,保持外阴清洁,选择棉质透气内裤。避免过度劳累,保证充足睡眠,适当运动增强体质。若患病,需严格遵医嘱用药,定期复查,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