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性乙型脑炎主要通过蚊虫叮咬、接触感染动物、自身免疫力低下、医源性感染、遗传因素等途径感染。
1. 蚊虫叮咬:蚊虫是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的主要传播媒介,尤其是三带喙库蚊。当蚊子叮咬感染了病毒的动物,如猪等家畜后,病毒在蚊子体内繁殖,再叮咬人类时,就会将病毒传播给人,使人感染发病。
2. 接触感染动物:与感染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的动物密切接触,如饲养、屠宰家畜过程中,若皮肤有破损,病毒可能通过伤口进入人体引发感染。
3. 自身免疫力低下:当人体免疫系统功能较弱时,如患有其他慢性疾病、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等,抵御病毒的能力下降,更容易被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侵袭而发病。
4. 医源性感染:在医疗过程中,如输血、使用被病毒污染的医疗器械等,也可能导致病毒传播引发感染,但这种情况相对较少见。
5. 遗传因素:部分人群可能由于遗传基因的特点,对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具有易感性,相较于其他人更容易感染发病。
日常生活中,要做好防蚊灭蚊措施,如安装纱窗、使用蚊帐、驱蚊剂等。对于有感染风险的人群,可接种流行性乙型脑炎疫苗来预防。若出现疑似症状,应及时就医,严格遵医嘱进行检查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