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关节病与膝关节炎在概念范围、发病原因、症状表现、诊断方式、治疗方法上存在不同。
1. 概念范围:膝关节病是一个较为宽泛的概念,涵盖了发生在膝关节的多种疾病,包括创伤性疾病、退行性疾病、感染性疾病等;膝关节炎则是膝关节病中的一种,主要指膝关节的关节软骨、半月板、滑膜等结构出现炎性改变的疾病。
2. 发病原因:膝关节病的发病原因多样,可能是由于外伤如骨折、韧带损伤等,也可能是长期劳损、关节畸形等;膝关节炎主要与年龄增长导致的关节退变、肥胖、遗传因素、关节过度使用等有关。
3. 症状表现:膝关节病症状复杂,依据具体疾病不同,可能有疼痛、肿胀、畸形、活动受限等,部分还伴有弹响、交锁等特殊症状;膝关节炎主要症状为膝关节疼痛,尤其在上下楼梯、长时间行走后加重,还可能出现关节肿胀、僵硬,晚期有关节畸形。
4. 诊断方式:膝关节病诊断需结合患者病史、症状、体征,借助X线、CT、MRI等影像学检查,部分还需进行关节穿刺等特殊检查;膝关节炎诊断主要依靠症状、体征,结合X线观察关节间隙、骨质增生情况,必要时借助MRI查看软组织损伤。
5. 治疗方法:膝关节病治疗根据具体疾病制定方案,有保守治疗如药物、物理治疗,严重时需手术;膝关节炎早期以保守治疗为主,如使用非甾体抗炎药、营养软骨药物,配合热敷等物理治疗,晚期严重影响生活时考虑手术。
日常要注意保护膝关节,避免长时间站立、行走及剧烈运动,控制体重减轻关节负担。若出现膝关节不适,应及时就医,严格遵医嘱治疗与康复训练,定期复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