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共振MRI和CT在成像原理、图像特点、检查部位、辐射剂量、检查时间上存在不同。
1. 成像原理:磁共振MRI利用原子核在磁场内共振所产生的信号经重建成像;CT则是利用X线束对人体某一部位进行断层扫描,探测器接收穿过人体后的X线信号,经计算机处理后重建图像。
2. 图像特点:MRI图像软组织分辨力高,能多方位成像,对神经系统、肌肉骨骼系统等软组织病变显示较好;CT图像是断层图像,对骨骼、钙化等密度高的组织显示清晰。
3. 检查部位:MRI适用于对软组织、脊髓、颅脑等部位的检查;CT在胸部、腹部、骨骼等部位的病变诊断上应用广泛,对肺部疾病、骨折等诊断有优势。
4. 辐射剂量:MRI检查不产生辐射;CT检查有一定辐射剂量,多次检查可能会对人体造成一定影响。
5. 检查时间:MRI检查时间相对较长,一般需要15 - 30分钟,甚至更久;CT检查速度较快,一般2-15分钟即可完成。
在日常就医检查时,应根据医生的建议选择合适的检查方式。医生会综合考虑病情、身体状况等因素来判断是适合做磁共振MRI还是CT。若需进行检查,要积极配合医生做好准备工作,以确保检查顺利进行,从而获得准确的检查结果辅助诊断疾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