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后鼻涕有血可通过保持鼻腔湿润、避免用力擤鼻、使用药物治疗、调整饮食、就医检查等方法来应对。
1. 保持鼻腔湿润: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后,病毒可能导致鼻腔黏膜干燥脆弱,容易出血。保持鼻腔湿润能缓解这一状况,降低出血几率。可使用生理盐水滴鼻或喷鼻,每天数次,通过清洗鼻腔,去除分泌物和过敏原,减轻炎症,还能为鼻腔黏膜补充水分,使其保持湿润状态,减少因干燥引发的出血。
2. 避免用力擤鼻: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后,鼻腔黏膜处于较为敏感的状态,用力擤鼻会使鼻腔内压力骤增,导致原本就脆弱的黏膜血管破裂出血。应尽量避免用力擤鼻,若有鼻涕,可轻轻按压一侧鼻翼,擤出另一侧鼻腔的分泌物,交替进行,防止对鼻腔黏膜造成过大压力,从而减少出血风险。
3. 使用药物治疗:遵医嘱使用复方薄荷脑滴鼻液、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云南白药胶囊。复方薄荷脑滴鼻液能润滑鼻腔黏膜,刺激神经末梢,促进鼻黏膜血液循环,减轻干燥,缓解出血;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可促进细胞增殖和分化,加速受损黏膜修复,减少出血;云南白药胶囊具有化瘀止血、活血止痛的功效,能帮助止住鼻腔出血。
4. 调整饮食: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期间,身体处于应激状态,合理饮食有助于身体恢复,改善鼻腔出血情况。多摄入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如新鲜的蔬菜、水果,像苹果、橙子、菠菜等,维生素能增强血管韧性,减少血管破裂出血的可能性。同时,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这类食物易使鼻腔黏膜血管扩张,加重出血。
5. 就医检查: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后鼻涕有血的情况持续不缓解或出血量较大,可能存在其他鼻腔病变。就医进行详细检查,如鼻内镜检查,可直接观察鼻腔内部情况,确定出血部位和原因,医生能根据具体情况采取针对性治疗措施,如烧灼止血、填塞止血等,有效解决出血问题。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后出现鼻涕有血的情况不必过于惊慌,日常要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睡眠,让身体得到恢复。同时,注意室内空气湿度的调节,避免空气过于干燥。若症状持续或加重,务必及时就医,严格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