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栓后24小时需注意生命体征监测、出血情况观察、血管再通评估、并发症预防、心理状态调整等。
1. 生命体征监测:密切关注患者的体温、血压、心率、呼吸等生命体征,每15-30分钟测量一次,确保各项指标在正常范围内,若出现异常波动,及时告知医生进行处理,为后续治疗提供准确依据。
2. 出血情况观察:仔细查看患者皮肤有无瘀斑、瘀点,牙龈、鼻腔有无出血,还要注意有无血尿、黑便等情况,一旦发现出血迹象,要准确记录出血量和出血部位,并迅速采取相应措施。
3. 血管再通评估:通过心电图、心肌损伤标志物等检查,评估溶栓后血管是否再通,了解心肌灌注情况,判断溶栓治疗的效果,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4. 并发症预防:预防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如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做好相应的护理和监测工作,提前采取措施降低并发症发生的风险。
5. 心理状态调整:关心患者的心理状态,由于溶栓后患者可能会因身体不适和对病情的担忧产生焦虑、恐惧等情绪,要给予心理支持和安慰,帮助其保持积极的心态配合治疗。
溶栓后24小时至关重要,患者要严格遵循医生的安排,保持休息,避免剧烈活动。饮食上以清淡易消化为主,戒烟戒酒。家属也要密切陪伴,留意患者的各种反应。若出现任何不适,应及时告知医护人员,以便及时处理,保障患者的康复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