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脱与痔疮在发病原因、临床表现、治疗方法上存在不同 。
1.发病原因:肛脱多因小儿发育不全、年老体弱、营养不良等致直肠黏膜下层组织松弛,或因腹压长期增加,如慢性咳嗽、腹泻等引发;痔疮则主要由肛管或直肠下端静脉丛充血或瘀血并肿大形成,久坐、久站、长期便秘或腹泻等是常见诱因。
2.临床表现:肛脱表现为直肠黏膜或直肠全层脱出肛门外,初期可自行回纳,严重时需用手推回甚至无法回纳;痔疮分为内痔、外痔和混合痔,内痔以便血、脱出为主,外痔有疼痛、瘙痒,混合痔兼具两者症状。
3.治疗方法:肛脱治疗依病情而定,轻度可采取保守治疗,如直肠黏膜下注射硬化剂;重度需手术,如直肠悬吊固定术等。痔疮治疗,症状轻时通过坐浴、涂抹药膏、直肠给药等保守治疗;严重时采取手术,如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等。
日常需注意保持大便通畅,避免久坐、久站,养成良好排便习惯,防止腹压增加。若出现相关症状,应及时就医,明确诊断后遵医嘱治疗,以免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