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套叠的三大表现有腹痛、血便、腹部肿块等。
1. 腹痛:为肠套叠较为突出的症状,呈阵发性发作,发作时患儿会突然出现剧烈哭闹、屈腿、面色苍白等表现,间歇期则可恢复安静,如同常人。这是由于肠套叠导致肠管痉挛,引起疼痛,随着病情进展,发作间隔时间会逐渐缩短,疼痛程度也会加重。
2. 血便:多在发病后6 - 12小时出现,典型的血便是果酱样黏液血便。因为肠套叠使肠壁发生缺血、坏死,肠黏膜渗血与肠黏液混合后排出体外,形成特征性的血便,对肠套叠的诊断有重要提示意义。
3. 腹部肿块:多数患儿在右上腹可触及腊肠样、表面光滑、稍可活动、具有一定韧性的肿块,肿块通常位于脐右上方,质地较硬,有压痛。随着病情发展,肿块位置可能会发生改变。
日常生活中,家长需多留意孩子的身体状况,若发现孩子出现上述类似症状,应及时就医。一旦确诊为肠套叠,需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治疗,严格按照医嘱进行护理和后续观察,确保孩子能早日康复,避免病情延误引发更严重的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