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生障碍性贫血病人护理需注意病情观察、预防感染、出血护理、心理支持、生活护理等。
1. 病情观察:密切留意病人的生命体征,包括体温、血压、心率等变化,观察有无贫血加重症状,如面色苍白、头晕、乏力加剧等,还要注意有无皮肤瘀点、瘀斑、鼻出血、牙龈出血等出血倾向,以及有无发热、咳嗽、咽痛等感染迹象,以便及时发现异常并告知医生。
2. 预防感染:保持病室清洁、空气清新,定期消毒。病人要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勤换衣、勤洗澡,保持皮肤清洁。尽量减少探视,避免去人员密集场所,防止交叉感染。注意口腔护理,饭后睡前用漱口水漱口,防止口腔感染。
3. 出血护理:若有皮肤出血,避免搔抓;鼻出血时,可采取压迫止血法;牙龈出血时,用冷盐水漱口。若出现内脏出血或颅内出血等严重情况,需立即就医急救。
4. 心理支持:再生障碍性贫血治疗周期长,病人易产生焦虑、恐惧等不良情绪。家属和医护人员要多关心、鼓励病人,耐心解答疑问,帮助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5. 生活护理:保证病人充足睡眠与休息,避免劳累。饮食上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且易消化食物,以补充营养,增强机体抵抗力。
日常生活中,病人要养成良好生活习惯,规律作息,适度活动。严格按照医生嘱咐按时服药、定期复查,切不可自行增减药量或停药,以便医生及时了解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促进身体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