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外碎石后需注意休息、饮食、饮水、观察排石情况、预防感染等。
1. 休息:体外碎石后身体较为虚弱,应保证充足的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和重体力劳动,防止过度劳累影响身体恢复,一般建议碎石后卧床休息1 - 2天,之后可根据自身情况逐渐增加活动量。
2. 饮食:要保持清淡饮食,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补充维生素和膳食纤维,促进肠道蠕动。减少高钙、高草酸、高嘌呤食物的摄入,像菠菜、动物内脏、海鲜等,以防结石复发。
3. 饮水:大量饮水至关重要,每天饮水量应在2000 - 3000毫升左右,通过增加尿量,促进结石碎片排出体外,同时也能减轻碎石对尿路黏膜的损伤。
4. 观察排石情况:留意尿液中是否有结石颗粒排出,可准备一个干净的容器收集尿液,沉淀后观察有无结石碎末或小结石。若长时间未发现排石或出现血尿、腹痛加剧等异常,需及时就医。
5. 预防感染:注意个人卫生,保持尿道口清洁,勤换内裤。按照医生嘱咐服用抗生素预防感染,若出现发热、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可能是发生了感染,要尽快就医治疗。
体外碎石后的恢复需要细心呵护,日常要多关注自身身体状况,严格按照医生的建议做好各项护理工作。若在恢复过程中出现任何不适,都应及时与医生沟通,以便采取正确的处理措施,确保身体早日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