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性乙型脑炎的发病原因主要有蚊虫叮咬、病毒感染、免疫力低下、未接种疫苗、特殊环境等。
1. 蚊虫叮咬:蚊虫是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的主要传播媒介,尤其是三带喙库蚊。当这些蚊虫叮咬感染了病毒的动物,如猪等家畜后,病毒在蚊体内繁殖,再叮咬人时,就会将病毒传播给人,导致感染发病。
2. 病毒感染: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侵入人体后,若人体免疫系统不能及时清除病毒,病毒会在体内大量繁殖,进而侵犯中枢神经系统,引发炎症反应,导致出现相应症状。
3. 免疫力低下:儿童、老年人以及患有慢性疾病、免疫系统功能较弱的人群,抵抗病毒的能力较差,更容易被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感染,患病风险相对较高。
4. 未接种疫苗:疫苗接种是预防流行性乙型脑炎的有效措施。若未按照免疫程序接种乙脑疫苗,体内缺乏对该病毒的特异性免疫力,一旦接触病毒就容易发病。
5. 特殊环境:居住在蚊虫滋生较多的地区,如靠近稻田、池塘等潮湿环境,以及在夏季高温时段户外活动时间长,增加了被蚊虫叮咬的机会,从而提高了感染流行性乙型脑炎的可能性。
日常生活中,要做好防蚊灭蚊工作,如安装纱窗、使用蚊帐、驱蚊剂等。按时接种乙脑疫苗,增强机体免疫力。尤其是在高发季节,减少户外活动,特别是在清晨和傍晚蚊虫活动频繁时段。若出现疑似症状,应及时就医并遵医嘱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