痱子的临床表现有晶痱、红痱、脓痱、深痱等。
1. 晶痱:又称白痱,最为常见。表现为针尖至针头大小的浅表性小水疱,疱壁薄而清亮,周围无红晕,易破,一般无自觉症状,多于1-2天内吸收,留有细小鳞屑。常发生于高热大量出汗、长期卧床、过度衰弱的患者,在颈部、躯干部多见。
2. 红痱:是最常见类型。成批出现,圆而尖形的针头大小密集丘疹或丘疱疹,周围有轻度红晕,皮疹常成批出现,自觉有轻微烧灼及刺痒感。好发于手背、肘窝、颈、胸、背、腹部、妇女乳房下以及小儿头面部、臀部,夏季多见。
3. 脓痱:多由红痱发展而来,在痱子顶端有针头大小浅表脓疱,脓疱内容常为无菌性或非致病性球菌。脓疱破后可形成糜烂面,有轻度痒感,常见于皮肤褶皱处、头颈部等,小儿头部也较为常见。
4. 深痱:较为少见。表现为密集的与汗孔一致的非炎性丘疱疹,出汗时皮疹增大,不出汗时皮疹缩小。一般无自觉症状,常发生于反复发生红痱的患者,好发于颈部、躯干等部位。
日常要注意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勤洗澡,及时更换汗湿衣物,室内注意通风散热,避免长时间处于高温闷热环境。若痱子症状严重或持续不缓解,应及时就医,遵医嘱进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