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膜炎有急性发作类型,也有慢性发作类型,但是多数人都分不清,容易造成混治的现象,要想避免这一情况发生,就要全面了解这两种疾病的不同之处。那么,急性结膜炎和慢性结膜炎的主要区别是什么呢?下文对此作出了详细介绍,让我们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1.发病原因不同
急性结膜炎和慢性结膜炎有着本质上的区分,最典型的一点就是发病原因不同。急性结膜炎的出现多数都是由于不注意眼部卫生造成的,如用脏手揉眼、用污染的毛巾、纸巾等擦眼睛,都会导致此病的发生。而慢性结膜炎不同,它的形成原因比较多,可能是急性感染性结膜炎治疗不及时或不彻底引起的,也可能是过敏因素、外界粉尘、烟雾刺激等造成的。
2.症状表现不同
急性结膜炎发病较急,一般会出现眼睛充血发红,同时可能还会伴有轻微的刺痛,而且眼部有大量的分泌物。而慢性结膜炎不同,它出现后的主要症状就是眼睛充血、发红等。根据这一点也能很好的区分这两者,做到针对性的有效医治,实现健康恢复。
3.治疗方法不同
急性结膜炎的治疗最常使用的就是抗生素滴眼液,只要患者结合自身的病症有效的选择针对滴眼液药物,并进行科学有效的点滴,就能实现治疗的效果。而慢性结膜炎不同,此病在治疗前需要查明诱发原因,如果是慢性感染引起的,需要规律点抗生素滴眼液。如果是过敏造成的,就需要使用萘敏维滴眼液。如果是烟雾、粉尘刺激等造成的,就要点普拉洛芬滴眼液。
急性结膜炎和慢性结膜炎的不同主要就体现在这三个方面,希望患者们能够做到科学有效的认识,更好的做到疾病针对医治,保障自身健康。另外在两种疾病治疗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科学饮食,多吃一些有营养的食物,帮助增强个人抵抗力,实现疾病的快速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