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开角型青光眼与闭角型青光眼在发病机制、症状表现、眼压变化、房角形态、治疗方法上存在不同。
1. 发病机制:慢性开角型青光眼主要是小梁网功能异常,房水流出受阻,眼压逐渐升高;闭角型青光眼是周边虹膜堵塞小梁网,房水排出通道受阻致眼压急剧升高。
2. 症状表现:慢性开角型青光眼早期多无明显症状,随病情进展出现视野缺损、视力下降;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时有剧烈眼痛、头痛、视力骤降、眼红、恶心呕吐等。
3. 眼压变化:慢性开角型青光眼眼压呈慢性、进行性升高,波动相对较小;闭角型青光眼眼压波动大,急性发作时眼压可短时间内大幅升高。
4. 房角形态:慢性开角型青光眼房角是开放的;闭角型青光眼房角是关闭或狭窄的。
5. 治疗方法:慢性开角型青光眼多先药物降眼压,控制不佳时手术;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时先药物紧急降眼压,再根据情况手术,预防发作也常需手术。
日常生活中,无论是慢性开角型青光眼还是闭角型青光眼患者,都要注意保持良好生活习惯,避免情绪大幅波动、长时间用眼、在暗环境久待等。定期复查眼压、视野等指标,严格按医嘱用药或接受治疗,以便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并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