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宝宝出生后,都需要采足跟血,通常在婴儿出生72小时后开始采集,然后进行相应的检查。足跟血筛查主要针对发病率高、早期症状不明显、实验室阳性指标可诊断和治疗的疾病。那么,足跟血主要检查哪些疾病呢?下面我们来介绍能够通过足跟血检查的疾病。

1.甲状腺功能减低症。甲状腺功能减退是先天性因素导致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导致婴儿生长障碍、智力低下的疾病。新生儿疾病信号也有不爱动、不爱哭、反应不佳、嗜睡、肌张力低下等,此外,还经常出现喂养困难、腹胀、便秘等现象。一旦出现这些症状,一定要提高警惕,要检查宝宝的甲状腺功能,确定是否有甲状腺功能减退的问题。
2.苯丙酮尿症。苯丙酮尿症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疾病。由于婴儿苯丙氨酸代谢紊乱,尿液中有大量的苯酮酸等代谢产物,而苯丙氨酸是人体必需的氨基酸,通过食物摄取后用于蛋白质合成。对于这种疾病,遗传方法与婴儿的性别无关。父母和家庭中的其他人可以是正常的,没有任何疾病的表现。但你不能掉以轻心,不能停止检查足跟血。
3.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这种疾病也被称为肾上腺生殖器综合征,这是由于肾上腺皮质激素生物合成过程中所需酶的存在缺陷,使得皮质激素合成异常。临床上,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伴以男性化的特点。
上文介绍了足跟血主要检查的几种疾病。足跟血检查是非常重要的,可以检查多种疾病,包括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苯丙酮尿症、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等。足跟血检查通常在宝宝出生后的3~7天之间,而且要保证新生儿充分哺乳,采血量不必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