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肠胃炎和阑尾炎在病因、症状、体征、辅助检查、治疗方式上存在不同。
1. 病因:急性肠胃炎多由饮食不洁,摄入被细菌、病毒、寄生虫等污染的食物或水源引发,也可能因食物过敏、药物刺激等因素导致。阑尾炎主要是由于阑尾管腔堵塞,常见原因如淋巴滤泡增生、粪石阻塞等,细菌入侵阑尾引发炎症。
2. 症状:急性肠胃炎起病急,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腹痛多为上腹部或脐周阵发性绞痛,腹泻频繁,大便多为稀水样。阑尾炎典型症状是转移性右下腹痛,初期疼痛常位于上腹部或脐周,数小时后转移并固定于右下腹,可伴有恶心、呕吐,但程度相对较轻,一般无明显腹泻。
3. 体征:急性肠胃炎腹部压痛多在上腹部或脐周,无明显反跳痛和肌紧张。阑尾炎右下腹有明显压痛,尤其是麦氏点,可伴有反跳痛和肌紧张,严重时可出现腹肌强直。
4. 辅助检查:急性肠胃炎血常规可见白细胞计数轻度升高,大便常规可发现白细胞、红细胞等。阑尾炎血常规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比例明显升高,腹部超声或CT检查可发现肿大的阑尾,周围有渗出等表现。
5. 治疗方式:急性肠胃炎一般通过禁食、补液、纠正水电解质紊乱,根据病因使用抗感染或止泻等药物治疗。阑尾炎多数一经确诊,若无手术禁忌证,通常建议尽早进行手术切除阑尾治疗。
日常要注意饮食卫生,避免食用生冷、变质食物,规律饮食,减少肠胃负担。若出现腹痛等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明确诊断后遵医嘱规范治疗,切不可自行用药,以免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