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压高和高血压在概念界定、诊断标准、症状表现、治疗方法上存在区别。
1. 概念界定:血压高指的是在某些特定因素影响下,如情绪激动、剧烈运动、劳累等,血压暂时超出正常范围,当这些诱发因素去除后,血压可恢复正常。而高血压是一种以体循环动脉血压持续升高为主要特征的慢性疾病,是一个长期的病理状态。
2. 诊断标准:血压高只是单次或偶尔测量血压数值高于正常,并非持续存在。高血压的诊断则需在未使用降压药物的情况下,非同日三次测量诊室血压,收缩压大于等于140mmHg和或舒张压大于等于90mmHg ,或家庭连续规范测量血压5-7天,平均收缩压大于等于135mmHg和或舒张压大于等于85mmHg。
3. 症状表现:血压高时可能没有明显不适,或仅在血压升高瞬间出现轻微头晕、头痛等,诱因消除后症状随之消失。高血压患者在病情初期也可能无症状,随着病情进展,会出现头痛、心悸、耳鸣、视力模糊等症状,还可能引发心脑血管、肾脏等多器官并发症。
4. 治疗方法:血压高一般无需特殊治疗,去除诱发因素后血压可自行恢复正常,如休息、放松心情等。高血压一旦确诊,通常需要长期规范治疗,包括生活方式干预,如低盐低脂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等,以及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降压药物进行治疗。
无论是血压高还是高血压,都应关注血压变化。日常生活中要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定期测量血压。若发现血压异常波动或有相关症状,应及时就医,遵循医生建议进行检查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