佝偻病的一般症状包括多汗、易激惹、骨骼改变、出牙延迟、肌肉松弛等。
1. 多汗:佝偻病患儿常常多汗,即使在安静状态或低温环境下也会大量出汗,头部出汗尤其明显,汗水常常会浸湿枕头,导致患儿头部与枕头摩擦增多。
2. 易激惹:患病孩子容易情绪不稳定,烦躁不安,对周围的轻微刺激反应过度,容易被激怒、哭闹,睡眠质量也较差,容易惊醒。
3. 骨骼改变:不同年龄段骨骼改变表现不同,如婴幼儿可见颅骨软化,按压时有乒乓球样感觉;较大儿童会出现方颅、鸡胸、漏斗胸、肋骨串珠、手镯或脚镯征等,严重时还可能出现O型腿或X型腿。
4. 出牙延迟:正常婴儿一般在6个月左右开始出牙,而佝偻病患儿出牙时间往往推迟,可能到1岁甚至更晚才开始出牙,且出牙顺序可能紊乱,牙齿排列不整齐。
5. 肌肉松弛:患儿的肌肉会比较松弛,缺乏力量,坐、立、行等运动发育可能会落后于同龄人,腹部肌肉松弛还可能导致腹部膨隆如蛙腹。
日常生活中,要注意给孩子提供富含钙、磷、维生素D的食物,如牛奶、鸡蛋等,多带孩子进行户外活动,适当晒太阳,促进维生素D的合成。若怀疑孩子有佝偻病症状,应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诊断和治疗,切不可自行用药或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