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衰竭的常见临床症状有少尿或无尿、水肿、恶心呕吐、贫血、皮肤瘙痒等。
1.少尿或无尿:肾脏功能受损后,无法正常过滤和排泄尿液,导致尿量明显减少,甚至无尿。少尿指24小时尿量少于400mL,无尿则指24小时尿量少于100mL,这是肾衰竭早期较为突出的表现,意味着肾脏排泄功能严重下降。
2.水肿:由于肾脏排水和排钠功能障碍,水分和钠离子在体内潴留,从而引发水肿。多从眼睑、下肢开始,逐渐蔓延至全身,严重时可出现胸水、腹水等,影响心肺等重要脏器功能。
3.恶心呕吐:肾衰竭时,体内代谢废物不能正常排出,在血液中蓄积,刺激胃肠道,引起恶心、呕吐等症状。同时,胃肠道黏膜也可能因毒素刺激出现炎症、溃疡,进一步加重不适。
4.贫血:肾脏分泌促红细胞生成素减少,影响红细胞的生成,加上体内毒素抑制骨髓造血功能,以及慢性失血等因素,导致患者出现贫血症状,表现为面色苍白、头晕、乏力等。
5.皮肤瘙痒:体内毒素堆积,无法通过肾脏正常排出,会通过皮肤汗腺排出,刺激皮肤神经末梢,引起瘙痒。钙磷代谢紊乱导致的高磷血症,也会加重皮肤瘙痒症状。
肾衰竭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休息,避免劳累,严格控制水分和盐分摄入,遵循低盐、优质低蛋白饮食原则。定期复查肾功能、电解质等指标,按照医生的嘱咐规律服药,切不可自行增减药量或停药,以便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并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