旨在阐述新生儿脐疝和腹股沟疝各自的临床表现。
一、新生儿脐疝临床表现:新生儿脐疝较为常见,主要表现为脐部出现可复性肿物。在新生儿哭闹、咳嗽、用力排便等腹压增高的情况下,脐部会有圆形或椭圆形的肿物突出,肿物质地柔软,一般直径在 1 - 2 厘米左右。用手轻轻按压肿物,可使其回纳至腹腔内,回纳时有时可听到咕噜声。安静或平卧时,肿物通常会消失。多数新生儿脐疝没有其他不适症状,不影响孩子的正常生活和生长发育。
2.新生儿腹股沟疝临床表现:新生儿腹股沟疝多为腹股沟斜疝,主要症状是腹股沟区或阴囊内出现可复性肿块。当新生儿啼哭、站立或用力时,腹股沟区或阴囊内会出现肿块,肿块大小不一,小的如花生米大小,大的可能会坠入阴囊,使阴囊明显增大。肿块质地较软,边界清晰,同样在平卧或用手轻轻推送时,肿块可回纳消失。部分新生儿在肿块出现时可能会有轻微的坠胀感,但一般不会引起明显疼痛。若疝内容物发生嵌顿,即肿块不能回纳,新生儿会出现哭闹不安、呕吐、腹胀等肠梗阻症状,此时情况较为紧急,需要及时就医处理。
新生儿出现上述类似症状时,家长应及时带孩子就医,由专业医生进行诊断。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判断病情严重程度,并给予相应的治疗建议。家长要注意避免孩子长时间哭闹、咳嗽等导致腹压增高的情况,若发现异常变化,需随时复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