旨在阐述牙周病的病因及临床表现相关内容。
一、牙周病的病因:
1. 牙菌斑:这是牙周病的始动因子,是黏附在牙齿表面的细菌性生物膜,其中的细菌及其产物会持续刺激牙周组织,引发炎症。
2. 牙结石:由牙菌斑矿化形成,表面粗糙,会进一步促进牙菌斑的堆积,对牙龈产生机械性刺激,加速牙周组织的破坏。
3. 创伤性咬合:不正常的咬合力,如咬合力过大、方向异常等,会导致牙周组织承受过大压力,引起牙周组织损伤。
4. 不良修复体:不合适的假牙、牙套等修复装置,可能会压迫牙龈、影响口腔卫生清洁,进而诱发牙周病。
5. 全身因素:某些全身性疾病如糖尿病,会降低机体的抵抗力,使牙周组织对局部刺激的反应性增强,加重牙周炎的发展;长期服用某些药物如抗癫痫药、降压药等,可能导致牙龈增生,增加患牙周病的风险。
2.牙周病的临床表现:
1. 牙龈炎症:牙龈红肿、出血是常见症状,刷牙或咬硬物时牙龈容易出血,严重时可出现自发性出血。牙龈颜色可由正常的粉红色变为暗红色,质地松软。
2. 牙周袋形成:由于炎症导致牙龈与牙齿分离,形成牙周袋,牙周袋内会有炎性渗出物、食物残渣等。
3. 牙槽骨吸收:X线检查可发现牙槽骨高度降低,这是牙周组织破坏的重要表现,随着病情发展,牙槽骨吸收会逐渐加重。
4. 牙齿松动移位:当牙槽骨吸收到一定程度,牙齿的支持组织减少,牙齿就会出现松动、移位,严重影响咀嚼功能。
日常要注意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早晚正确刷牙,使用牙线、漱口水等辅助清洁。定期进行口腔检查和洁牙,及时发现和处理口腔问题。若出现牙龈出血、红肿等异常情况,应及时就医,遵循医生的诊断和治疗建议,积极治疗牙周病,防止病情恶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