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标题旨在询问直肠癌的病理情况以及临床症状表现。
一、直肠癌病理:直肠癌主要起源于直肠黏膜上皮细胞。从病理类型上,腺癌最为常见,癌细胞呈现腺管或腺泡样结构。黏液腺癌也不少见,含有大量黏液成分。未分化癌则恶性程度较高,癌细胞分化差,形态不规则。在病理分期方面,早期直肠癌局限于黏膜层及黏膜下层,此时预后相对较好。随着病情进展,肿瘤侵犯肌层、浆膜层,甚至突破浆膜累及周围组织和器官,同时可伴有区域淋巴结转移以及远处转移,如肝、肺等器官转移,不同分期治疗方案和预后差异较大。
2.直肠癌临床症状:早期直肠癌可能症状不明显,部分患者仅表现为排便习惯改变,比如便秘与腹泻交替出现,或者排便次数增多。随着肿瘤生长,可出现便血症状,多为暗红色血液,有时可伴有黏液。患者还可能感到下腹部隐痛、坠胀不适,疼痛程度不一。当肿瘤导致肠腔狭窄时,会出现肠梗阻症状,表现为腹痛、腹胀、呕吐、停止排气排便等。晚期患者由于肿瘤消耗以及转移,可出现消瘦、乏力、贫血、食欲不振等全身症状。
直肠癌的诊断不能仅依靠症状,出现上述症状应及时就医检查。日常生活中要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定期体检筛查。一旦确诊,需积极配合医生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严格遵医嘱进行治疗和康复,包括按时服药、定期复查等,以提高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