旨在介绍布病的病因与症状相关信息。
一、布病的病因:布病全称为布鲁氏菌病,是由布鲁氏菌属的细菌侵入机体,在机体内生长、繁殖、产生毒素,从而引起的人畜共患的传染-变态反应性疾病。布鲁氏菌可通过接触传播,如直接接触患病动物的流产物、分泌物、皮毛等,病菌可经皮肤伤口、眼结膜等部位侵入人体;也能通过消化道传播,食用被布鲁氏菌污染的食物、水或生乳等而感染;还可经呼吸道传播,在布鲁氏菌污染的环境中,吸入含有布鲁氏菌的气溶胶而致病。
2.布病的症状:布病的潜伏期一般为1-3周,少数患者可长达数月。急性期症状较为明显,发热是常见症状之一,体温可呈波浪式起伏,故又称波浪热,还伴有多汗,尤其在夜间或退热时更为明显。患者常感乏力,全身肌肉和关节疼痛,疼痛部位不固定,大关节如膝关节、髋关节、肩关节等较为常见,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肿胀。还可能有头痛、失眠、食欲不振等症状。慢性期患者症状多不典型,可表现为身体虚弱、关节肌肉疼痛、精神抑郁等,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关节畸形、功能障碍等后遗症。
布病患者应及时就医,严格遵医嘱进行规范治疗,治疗过程中要按时服药,不得自行增减药量或停药。治疗期间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睡眠,饮食上多摄入富含营养且易消化的食物,以促进身体恢复。同时,要避免再次接触可能感染布鲁氏菌的传染源,防止病情反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