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虫病慢性期的临床表现有象皮肿、乳糜尿、睾丸鞘膜积液、乳糜腹水、肢体淋巴水肿等。
1. 象皮肿:是丝虫病慢性期最常见的症状,由于淋巴回流受阻,富含蛋白质的淋巴液积聚在皮下组织,刺激纤维组织增生,使局部皮肤和皮下组织增厚、粗糙、变硬,形似象皮。常发生于下肢、阴囊、阴唇、上肢等部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劳动能力。
2. 乳糜尿:是由于主动脉前淋巴结或肠干淋巴结受阻,从小肠吸收的乳糜液经腰淋巴干反流至泌尿系统,导致肾盂、输尿管处的淋巴管破裂,乳糜液混入尿液中形成。尿液呈乳白色,有时可伴有血块,严重时可出现排尿困难。
3. 睾丸鞘膜积液:多因精索、睾丸的淋巴管阻塞,淋巴液流入鞘膜腔内所致。患者可自觉阴囊坠胀、疼痛,查体可见阴囊增大,触之有囊性感,透光试验阳性。
4. 乳糜腹水:较少见,是由于腹腔内淋巴管破裂,乳糜液漏入腹腔引起。患者可出现腹胀、腹痛、腹部膨隆等症状,严重时可影响呼吸和消化功能。
5. 肢体淋巴水肿:早期表现为肢体轻度肿胀,皮肤尚正常,随着病情进展,肿胀逐渐加重,皮肤增厚、粗糙,可出现苔藓样变、溃疡等。
丝虫病慢性期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休息,避免劳累,防止患肢受伤。保持皮肤清洁,预防感染。饮食上要注意营养均衡,避免食用辛辣、油腻等刺激性食物。同时,患者需严格按照医嘱进行治疗,定期复查,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控制病情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