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疝和腹股沟疝在发病部位、疝内容物、临床表现、发病率、治疗方法上存在不同。
1. 发病部位:股疝是经股环、股管向卵圆窝突出形成;腹股沟疝分为直疝和斜疝,直疝经直疝三角突出,斜疝经腹股沟管深环突出。
2. 疝内容物:股疝内容物多为小肠和大网膜;腹股沟疝内容物常见小肠、大网膜,还可能有盲肠、阑尾等。
3. 临床表现:股疝肿块通常较小,呈半球形,位于腹股沟韧带下方卵圆窝处,咳嗽冲击感不明显,易嵌顿;腹股沟斜疝肿块呈梨形或椭圆形,可降入阴囊,咳嗽时有冲击感,嵌顿机会相对较少;直疝肿块呈半球形,不进入阴囊,极少嵌顿。
4. 发病率:股疝发病率较低,多见于40岁以上女性;腹股沟疝发病率较高,男性尤其是小儿和青壮年多发。
5. 治疗方法:股疝易嵌顿,确诊后应尽早手术;腹股沟疝一岁以下婴幼儿可暂不手术,年老体弱或有手术禁忌者可使用疝带,其他情况多采取手术治疗。
无论是股疝还是腹股沟疝,日常都要避免腹压增加的因素,如慢性咳嗽、便秘等。若出现相关症状,应及时就医,明确诊断后遵医嘱治疗,切不可自行处理,以免延误病情,造成严重后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