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盘前置和胎盘低置在定义、诊断标准、症状表现、对妊娠影响、治疗方法等方面上存在不同。
1. 定义:胎盘前置是妊娠28周后,胎盘下缘达到或覆盖宫颈内口;胎盘低置是妊娠晚期胎盘下缘达到宫颈内口,但未达到或覆盖宫颈内口。
2. 诊断标准:胎盘前置通过超声检查,显示胎盘下缘与宫颈内口的关系来确诊;胎盘低置同样依靠超声,判定胎盘下缘距宫颈内口的距离,一般小于20mm考虑胎盘低置状态。
3. 症状表现:胎盘前置典型症状是妊娠晚期或临产时,发生无诱因、无痛性反复阴道流血;胎盘低置可能在孕期出现少量阴道流血,流血量相对较少,也可能无明显症状。
4. 对妊娠影响:胎盘前置对母婴危害大,易引发严重出血、早产、产后出血、植入性胎盘等并发症;胎盘低置相对风险较小,但也可能发展为胎盘前置,增加早产、胎膜早破等风险。
5. 治疗方法:胎盘前置根据孕周、出血量、胎儿情况等综合判断,少量出血可期待疗法,大量出血危及生命时需及时终止妊娠;胎盘低置若无出血可定期产检观察,有出血则按前置胎盘处理原则,必要时住院保胎。
日常需多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和重体力劳动,减少增加腹压的动作。定期产检,密切关注胎盘位置变化及自身症状。一旦出现阴道流血等异常情况,应立即就医,严格遵循医生的指导进行相应处理。